<address id="dpdrb"><form id="dpdrb"><nobr id="dpdrb"></nobr></form></address><noframes id="dpdrb"><form id="dpdrb"></form>
<address id="dpdrb"><listing id="dpdrb"></listing></address>
    <noframes id="dpdrb">
    <listing id="dpdrb"><nobr id="dpdrb"><meter id="dpdrb"></meter></nobr></listing>

    <address id="dpdrb"><address id="dpdrb"><th id="dpdrb"></th></address></address>

      <noframes id="dpdrb"><address id="dpdrb"><nobr id="dpdrb"></nobr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<form id="dpdrb"></form>

              <noframes id="dpdrb">

              廈門記憶:精神病醫院

              點擊數:3405 更新時間:2017-07-30 09:57:12 來源: 廈門生活、逛路島_逛鷺島-返回
              廈門記憶:精神病醫院  

              廈門記憶:精神病醫院
               攝影袁冬平

              父親說:每次運動來了,病人就增多了。

              精神病院,這名字聽起來讓人不寒而栗,而對我來說這家醫院只是名詞,我一點也不畏懼,因為父母都在這家醫院上班,他們從年輕時一直干到退休。我從小就在這個醫院摸爬滾打中長大,我能熟悉地說出病人吃的各種藥名、各種治療方式、以及病情的各類名稱:如狂躁型,妄想型,青春型,抑郁型等等。我也見證了醫院從簡陋的病房到最終醫院大樓落成,從民政局轉為衛生局,從單一的精神病科到最后綜合醫院。名稱也從精神病防治院改為仙岳醫院。

              我學齡前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這家醫院度過,我喜歡這里漫無邊際的環境,遠離城市的喧囂,與大自然融為一體,我可以玩城市孩子心驚肉跳的童趣,如:揭瓦掏鳥窩,上山敲松果(樹雷),釣魚,捉螞蚱,挖地瓜,到田里摸田螺,捉小魚,還可以近距離識別各種蛇類、鳥類。每個月父母休息天才將我們姐弟帶回幽靜的鼓浪嶼,那時候我就像鄉下小孩進城里,會暈車也會暈船。兩天后父母再把我們帶去醫院,把我們反鎖在宿舍里,我和弟弟從宿舍窗戶欄桿鉆了出去,溜到醫院后山去捉螞蚱,醫院就在山腳下,山上有一個大墳墓,據說是附近村莊的有錢人家的祖墳,占地面積約一兩百平方米,干凈又寬闊的水泥墓園成了我們的游樂場所,我喜歡坐在墓蓋上方,俯視醫院的全景,等到父母快下班了又若無其事地沿山路跑回去,從欄桿鉆回宿舍,到了吃飯時間,父母從食堂打飯菜回來吃。在文化大革命期間,這家醫院職工每天早上都在早請示晚匯報,醫院緊跟革命形勢,進駐軍宣部,工宣部,他們組織醫務人員和部分病人一起學習毛主席語錄,結合一根銀針治百病,使用中藥給患者治療,一時間,病房門口擺了一整排的爐子點火燒炭忙于熬中藥。不知從哪里獲得藥方說用死人的頭蓋骨熬湯可以治愈精神病,院長馬上組織幾個黨員干部,派他們去墓穴里專門掏那些頭蓋骨。醫院后山墳墓很多,要找頭蓋骨并不難,他們只能選擇晚上出發,掘墓人帶著手電筒,有的拿鋤頭,有的拿鐵鍬,有的拿麻袋準備裝頭蓋骨。據那些回來的人說:每當挖開一個墓穴,他們就集體跪在那里嘴里念念有詞:我們是奉某某領導的指示來的,你有怨有仇要都找他去,不要來找我。后來一麻袋的頭蓋骨有沒有給病人熬湯喝就不清楚了。

              醫院還買來很多三合板,在每片三合板上畫了一個個芭蕉扇大小的語錄牌,根據描好的樣式鋸成一塊塊,填上紅顏色畫一個紅太陽,底下三朵黃燦燦的向日葵,所有職工每天早上都要帶這個牌子對著毛主席照片: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!身體健康!晚上集體在禮堂開大會,唱語錄歌曲,有時候將某某醫生抓起來批斗,掛牌,戴紙帽。我眉頭上一塊疤痕就是我對著毛主席照片看得太入神,疏忽了前面的臺階而摔倒,保姆阿姨抱起我時,鮮血染紅她的衣襟和袖子,我還記得自己拳打腳踢被按在病床上縫合三針。父母一氣之下把小保姆解雇了。

              我常常陪著母親值夜班,等到半夜就有點心吃。我拿一條長椅躺在室外看滿天星星,母親忙完工作后就會跟坐在我身邊,對著天空教我識別牛郎星,織女星,還有天狗星,太公釣魚星等等,那時候天空的星星密密麻麻數也數不清,夏天的夜空是藏藍色的。到了交接班時,每個值夜人員都能分到一大口杯的面條,那份面條被我和弟弟一人一口吃光了,母親在一旁看著我們吃,一邊喝著白開水。

              在特殊崗位上工作的父母,難免會受到病人的暴力。父親的門牙在三十幾歲時就被病人打落了,從此鑲上假牙;母親在一次值夜時,被一位病人嚇得魂飛魄散,一位病人喊著要喝水,母親提著水壺過去,一張猙獰的面孔正對著她笑,母親一連退了好幾步,水壺也掉在地上。原來病人將牙膏涂滿整張臉,又用黑色鞋油把頭發涂得厚厚豎起來,露著一口黃牙,病人為自己惡作劇得逞樂得哈哈大笑。還有一次,我母親進病房派藥,一個病人要搶她的口罩,母親說:我換個干凈的再給你,冷不防一個拳頭將我母親擊倒,后來母親被診斷腦震蕩,從此落下偏頭痛。

              醫院常常送來各種類型的精神病人,有男有女,有的開車送來,有的坐在三輪車被五花大綁送來??裨晷偷拇蠛按蠼?,有的放聲高歌,那張臉因為瘋狂而猙獰。抑郁型的沉默不語,這類病人最可怕,常常有自殺傾向,是醫務人員最擔心的對象。他們發病的病因各式各樣:有上山下鄉想不通而發瘋;有出身問題上不成大學而瘋;有談對象被蹬掉而瘋;還有因為丟了一條褲子而瘋。病人有的是家族遺傳,有的屬后天環境刺激,還有一些是裝瘋,這樣的人一般是政治犯,戴著手銬被公安局送過來,通過醫院觀察幾天,真瘋假瘋一目了然。父親說:每次運動來了,病人就增多了。醫生向家屬問完病情后就開始寫病歷,定病情,下處方,再不鎮定馬上注射一針,不一會兒,那病人就暈乎乎睡著了。進入病房后,所有的病人都換上統一顏色的條紋服裝,衣服上還印著紅色編號。醫院上班時間到就敲鐘,那銅質鐘聲悠揚且帶有回音。如果遇到緊急情況,值班人員會敲亂鐘來叫醒職工,這種情況一般是遇到病人有意外或者出了事故。

              醫院大門邊是傳達室,也是掛號窗口,負責掛號的人員姓林,我們叫他“老林伯伯”。老林伯伯是臺灣高山族人,是解放期初被共產黨俘虜的國民黨兵,他一條腿被子彈打傷,走路那條腿不能彎曲,墊一腳拖一腳。他的太太比他年輕很多,小麥色的皮膚,瓜子臉,笑的時候一對深深的酒窩,她愛美也愛照相,照了各種各樣的照片,我常被她家玻璃板下的靚照吸引住,她在醫院食堂工作,經常變花樣改膳職工的伙食,他們的子女跟我年齡差不多,都在鼓浪嶼上學,只要學校放假我們就結伴一起到醫院找父母。那時從輪渡買一毛錢車票可以坐到終點火車站,再從火車站步行到蓮坂,經過華僑化工廠,下個坡走田埂,再走一程路,這條路兩排樹林,中間一條黃土路,盡頭是一家水泥管廠,再往前走有一個軍營,經過軍營后才看到精神病院大門,這一段路程大約需要走一個小時,我們一路說說笑笑卻也并不覺得累。

              時隔多年后,有幾次我到醫院辦廣告業務,醫院大樓矗立在顯眼之處,后山的大墳墓也不見了,當年那些醫務人員多數退休了,新的領導不認識我,我也不認識他。為了做業務我還跟他說明自己是醫院職工子弟,他勉強給我做了些業務。我走出辦公室,看到小時候種的那棵小桔子已經長成碗口粗大樹,只是樹上不掛一個果,滿樹枝葉都在朝我招手微笑。

              本資訊信息是來自 逛鷺島 小編 通過網絡收集而來的關于廈門最新最熱門的本地資訊。
              您若也有需要分享的可以直接在我們網站上分享你的內容,讓大家都知道。
              版權聲明,本活動信息隸屬網絡收集而來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,我們將及時清除信息。
              【責任編輯:csw8923

              大家推薦

              留言評價

              共有0條評論
              重要提示:
              你設置的聯系郵箱是*: (當有人給你留言回復之時,聯系郵箱可以及時通知你)
              我們建議你填寫正確的郵箱地址,如果你之前填寫郵箱地址是錯誤的可以通過 【修改資料】 來重新設置
              商業推廣版塊信息發布免費開放
              加入圈子

              【點擊這里 - 掃描二維碼加入主題圈子】

              關閉
             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