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address id="dpdrb"><form id="dpdrb"><nobr id="dpdrb"></nobr></form></address><noframes id="dpdrb"><form id="dpdrb"></form>
<address id="dpdrb"><listing id="dpdrb"></listing></address>
    <noframes id="dpdrb">
    <listing id="dpdrb"><nobr id="dpdrb"><meter id="dpdrb"></meter></nobr></listing>

    <address id="dpdrb"><address id="dpdrb"><th id="dpdrb"></th></address></address>

      <noframes id="dpdrb"><address id="dpdrb"><nobr id="dpdrb"></nobr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<form id="dpdrb"></form>

              <noframes id="dpdrb">

              你還記得那位冰棍小子嗎?

              點擊數:2149 更新時間:2017-06-08 08:35:54 來源: 廈門生活、逛路島_逛鷺島-返回
              南勝記憶:你還記得那位冰棍小子嗎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            南勝記憶:<a style=你還記得那位冰棍小子嗎?" title="南勝記憶:你還記得那位冰棍小子嗎?"/>

              冰棍小子胡德鋒

              5月30日,我寫的《南勝記憶:回首小鎮已惘然》一文發表后,引來了一些同鄉的響應,其中一位就是文中寫的理發阿婆兩仔的外孫 —— 胡德鋒。我和他已經三十多年沒有聯系了。胡德鋒很小的時候經常到前山街的外婆家玩,這點和我一樣。所以兩人曾經一起“斗過陣”。他至今記得騎過我的小三輪車。這位胡德鋒蠻有意思的是,他在少年時代賣過九年的冰棍(閩南話是霜條),從八歲賣到十六歲,用壞過四個冰筒,念初中時竟同時背兩個冰筒,是南勝鎮很有名的冰棍小子。當年南勝墟附近的小朋友很少沒有吃過他賣的冰棍的?,F在,他遠在泉州的他鄉經營餐館的生意。家鄉的朋友們,你們還記得他嗎 —— 林鴻東

              冰棍小子的回憶

               1983年正月,那時候氣溫比現在還要寒冷,哪像現在、全球氣候變暖,閩南的冬天變得沒幾天冷的。
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
                我的故鄉南勝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鄉鎮,那時還叫南勝鄉。我的家在上溪埔樓村,又名頂溪埔樓。有一個樓叫下溪埔樓,都是一個家族的。
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 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,人們生活溫飽基本不成問題,鄉村已全部分田到戶,大過年時,每個人都是喜氣洋洋的,小孩子大多有新衣裳。然而,正月初二,差不多村里人就要干活了,其實也不太算是農活,就是把冬天種的白蘿卜腌制成蘿卜干(菜補)。            
                那幾天,天氣總是出奇的好,早晨天剛亮就會有村里人到田間。田邊的小草埔和田坎有草的地方還掛著霜花,那時的冬天早晨常有落霜。
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
                當農民是很辛苦的:冷凍的早晨刮著刀割一般的北風。有勞動能力的人都早早的到田間,拔白蘿卜洗凈曬一天。
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              當農民也許只有在農歷正月初一,才算是真正休息輕松的一天。大多都這樣認為,初一不要干活,不然一年到頭都勞碌,因此,初一都歇著,初二時也就不得已開工。

                一般一到下午太陽沒下山到,就得把曬過的白蘿卜收集起來,找一塊比較干燥些的自留地,挖個大坑,把蘿卜放坑里腌制。
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 
                腌蘿卜是講究工序的,坑和坑沿都鋪上干凈的稻草,買來便宜的大粗鹽,一層蘿卜一層鹽,用腳踩實了再上一層蘿卜和鹽,如此循環把上千斤的蘿卜填滿大坑,上面再蓋上稻草,第二天挖出再曬一天,傍晚的再放坑里踩實,粗鹽再灑上一些。

                如此七八天后也就初十過了,把差不多沒水分的蘿卜干挑回家,用能密封的甕子一壇壇裝好,這可是一年的鄉村美味小菜。

                 南勝墟,在節日的氛圍中數小孩子最開心了,很多小孩子口袋里都有些壓歲錢(大部分壓歲錢上交父母)。在幫家里干完活的孩子們總是三五成群到墟里玩。

                那時候街上賣吃的比較少,家家戶戶都在自備年貨,小孩子吃的主要是糖葫蘆串和向日葵瓜子,還有一種在春節十幾天才賣的冰棍。

              南勝記憶:你還記得那位冰棍小子嗎?

              冰棍小子當年用的冰筒之一
                 
                那個年代,小地方冰棍尚還稀罕,一般來說在夏天比較有冰棍賣,貨源主要來自那兩個供銷社員工承包的小冷凍廠。冰棍其實不只是孩子吃,很多成年人也會吃。在寒冷的節日里吃著冰棍,算是當年的一種時尚享受!

                我母親的娘家是圩內人,我的阿姨們告訴我媽賣冰棍可以賺錢,于是就去百貨商店買了一個冰棍筒子,外殼是鐵皮漆皮的,里面類似熱水瓶的兩層真空玻璃膽。

                就這樣去販來冰棍讓我背著到外面賣,賺些零花錢,開始賣得少,后來琢磨著把冰棍賣到農村田間的勞動者,比如剛才提到的腌制蘿卜干的人們。

                從此我成了冰棍小子。一到暑假和春節的幾天,我就賣冰棍。那時候只有到夏天才有加牛奶的雪糕賣,冬天只有冰棍。

                我的零花錢有了,學雜費也自己賺錢交,還買了一個手表,風光不得了,甚至多賺的錢還可以貼補家用。

                如今,我遠在泉州,一想起這段賣冰棍的往事,就百感交集。

                故鄉的人們,你們還記得我嗎

              南勝記憶:你還記得那位冰棍小子嗎?

              冰棍小子和妹妹

              南勝記憶:你還記得那位冰棍小子嗎?

              冰棍小子

              南勝記憶:你還記得那位冰棍小子嗎?

              冰棍小子和父親

              南勝記憶:你還記得那位冰棍小子嗎?

              冰棍小子家族的土樓之一,萃秀樓,又名下溪埔樓 (照片提供者胡毅志)

              南勝記憶:你還記得那位冰棍小子嗎?

              冰棍小子家族的土樓之一,萃秀樓,又名下溪埔樓(照片提供者胡毅志)

              南勝記憶:你還記得那位冰棍小子嗎?

              冰棍小子家族的土樓之一,萃秀樓,又名下溪埔樓(攝影:林鴻東)

              南勝記憶:你還記得那位冰棍小子嗎?

              冰棍小子家族的土樓之一,萃秀樓,又名下溪埔樓(攝影東:林鴻東)

              南勝記憶:你還記得那位冰棍小子嗎?


              本資訊信息是來自 逛鷺島 小編 通過網絡收集而來的關于廈門最新最熱門的本地資訊。
              您若也有需要分享的可以直接在我們網站上分享你的內容,讓大家都知道。
              版權聲明,本活動信息隸屬網絡收集而來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,我們將及時清除信息。
              【責任編輯:csw8923

              大家推薦

              留言評價

              共有0條評論
              重要提示:
              你設置的聯系郵箱是*: (當有人給你留言回復之時,聯系郵箱可以及時通知你)
              我們建議你填寫正確的郵箱地址,如果你之前填寫郵箱地址是錯誤的可以通過 【修改資料】 來重新設置
              商業推廣版塊信息發布免費開放
              加入圈子

              【點擊這里 - 掃描二維碼加入主題圈子】

              關閉
             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