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主題:《奧匈海頓愛樂樂團音樂會》 活動時間:06月09日周五20:00-22:00 活動地點:廈門廈門嘉庚劇院 活動類型:音樂-音樂會 活動內容: 活動詳情
海頓愛樂2017年6月中國巡演曲目 Programmvorschlag Joseph Haydn: Cellokonzert Nr. 2 D-Dur (26) 海頓:《D大調第二大提琴協奏曲》 弗朗茲·約瑟夫·海頓(1732~1809)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,被尊稱為“交響樂之父”。這首協奏曲是其代表作之一,也是大提琴文獻中重要的名曲之一,與舒曼的《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》和德奧扎克的《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》一起被推崇為“大提琴三大協奏曲”。 作品創作于1783年,據說是為他的朋友和學生克拉夫特而寫。此曲在大提琴獨奏部分的演奏技術上寫得較為復雜,各種技藝包羅萬象,都含括在三個樂章之中。音樂華麗、典雅,不時流露出莫扎特的風格。
Franz Schubert: Symphonie Nr. 5 B-Dur D485 (30) 舒伯特:降B大調第五交響曲 舒伯特的《第五交響曲》在他去世13年后于維也納首演。該曲創作于1816年9月-10月間,采用小型的樂隊編制,規整簡明的曲式與貝多芬初期的創作風格相接近,但其從容淡定、體現維也納社會生活氛圍的、舒適歡快的情趣,則是舒伯特創作特有的格調。
休息
Joseph Haydn: Symphony No 88 in G (29) Adagio – Allegro Largo Menuetto. Allegretto Finale. Allegro con spirito 海頓:《第88號交響曲》 第88交響曲,是海頓應巴黎艾斯持哈吉樂團小提琴手約翰·彼得·托斯特(Joknmn Pater Tost)的委托而作,大約完成于1787年,此時的海頓,已是成熟的海頓。擯棄了當年貴族的氣息,寫出的音樂,彌漫著舒緩、浪漫、清新宜人的氣息。特色在于那段類似蘇格蘭風笛效果的弦樂三重奏,同時其慢板樂章在小號與鼓的應用上也體現出海頓的獨到之處;其動人的終曲樂章篇幅短小,構思極為縝密,音響效果也很輝煌。終曲也是一首回旋奏鳴曲,而且同樣是“精神抖擻的快板”,但后者顯然在技巧上更加純屬、語言更為精煉。海頓說,這是獻給對理智和美兩者結合情有獨鐘的維也納人的一首頌歌。 海頓《第88號交響曲》樂評界認為是海頓最生動的作品 (注:演出曲目及順序以當天演出為準)
活動相關小站
你設置的聯系郵箱是*: (當有人給你留言回復之時,聯系郵箱可以及時通知你)
我們建議你填寫正確的郵箱地址,如果你之前填寫郵箱地址是錯誤的可以通過 【修改資料】 來重新設置